教育数字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数字驱动的教法改革、资源整合与应用环境变革,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0月18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数字化赋能学科教学、推进教育创新与数据共享”交流研讨会在青岛工贸职业学校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全生、青岛工贸职业学校书记徐积林、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校长陈思出席会议,青岛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职教联盟校、青岛市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产教研联盟相关校的分管校长、主任、骨干教师60余人参加交流会。
在交流研讨会现场,青岛工贸职业学校书记徐积林致辞,他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单单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教育方法的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的全面革新。青岛工贸职业学校秉持创新、开放、共享的教育方法的理念,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学校精准施策,从强化基础助转型、数字资源展新貌、提升能力铸师魂、创新模式优教学、校企合作拓视野、数据驱动促管理六个方面具体行动布局。
交流研讨会分两部分时间段举行,第一阶段是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由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四位教师展示不一样的课例。第二部分是各校数字化学科教学与教育创新实践经验分享。
在教学交流展示环节,张金茹老师精彩讲授了《最后一片叶子》,利用AI画图,让学生学会创作和表达,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鉴赏和创作能力;韩晓雨老师以《新时代呼唤高素质劳动者》为主题,巧妙利用UMU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无缝对接与即时共享。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许鹏飞老师的《机器人机械结构》公开课,通过运用情景式教学法,并结合虚拟仿真系统,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教学模式;赵娇娜老师的《链传动装配》市级公开课,将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巧妙融合,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打造高效、互动的教学新模式,侧重于实践操作与深入探讨,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在经验分享环节,青岛工贸职业学校陈思校长带来《智慧教育助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分享了青岛工贸职业学校不断推进数字“助教、助学、助管、助研、助评”,全方位打造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生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的新风貌;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任日葵以《信息化技术赋能学校创新提质发展》为题,阐述学校始终把教育数字化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多措并举支撑学校教育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青岛外事学校徐美堂分享了《数智化赋能课堂革命的“六项实践”》,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青岛房产学校李美荣的《数字引擎,驱动教育新未来》,从机遇与成效、挑战与措施两个方面做汇报;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刘艳丽带来《数字赋能,打造中职教学新生态》,介绍了学校近两年来,将数字化技术方法和教育教学的每个方面进行融合;青岛卫生学校宋小妹的《数字化赋能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学校将数字化赋能健康评估课程的做法与尝试的做法;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孙漫红以《融合·创新·发展:数字赋能会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会计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岛城管职业学校孙慧的《政策引领示范,赋能智慧校园》,介绍了学校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张金茹的《智慧课堂,启迪未来——AI 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应用》,让大家看到了 AI 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阔前景。
据了解,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机制体制创新,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应用能力提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的提高学校对数字化转型的领导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学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职教新贡献。
大家携手并进、共创未来,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青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