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医疗信息化包括4大主要领域:医院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医保信息化以及药品信息化。
中国医疗信息化进程在1999年开始推进,2015年后随着网络快速地发展,整体进程加快,目前进入了区域信息化阶段,目标是实现区域数据相互连通,资源共享;终级阶段是智慧医疗——由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和家庭健康构成的全方位、全覆盖且应用场景广泛的医疗系统。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局势分析,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和推动下,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根据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十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医疗信息化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适当推进”到“加快发展”再到“积极全方面推进”的变化。
从医疗信息化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最重要的包含医疗设施、医疗器械和医药制造。这些领域受益于我们国家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下游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和患者。随着医疗信息化程度的逐步的提升,医疗机构将更看重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患者也将更方便快捷地获得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医疗信息化技术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医院管理、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3万个,比上年增加1983个。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形态趋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医疗信息化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相关因素;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做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