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智慧城市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智慧城市
国家政策再明确信息化等技术方法可充分应用于医疗领域多维度
来源: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4-09-16 12:27:37

  7月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领域“证照分离”改革措施》,文件细化了7大类面向不同医疗机构类型及业务类别的改革措施

  ·“诊所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改革措施”中提到,要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方法,加强诊所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医疗机构人体执业资格认定审批改革措施”提到,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健全信息化监管为主、随机飞行检查为辅,充分的利用省级信息化监管平台开展信息化监管;

  ·“血站设立及执业审批和单采血浆站设置审批及许可证核发改革措施”中提到,要推进全国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监管效能。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支撑,探索智慧监管。

  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相互连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公示》,通知对参加测评的20个区域和148家医院测评结果进行公示。文件显示,在区域名单中,2020年度共有6个区域获评五级乙等、10个区域获评四级甲等、4个区域获评四级乙等。在医院名单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9家医院获评五级乙等,113家医院获评四级甲等,25家医院获评四级乙等,1家医院获评三级。

  7月9日,北京大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大兴区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对于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服务、数字医疗健康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

  ·发展互联网医疗。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互联网医院,支持传统医疗机构创新发展,提供远程诊疗、健康管理等数字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百姓就医体验,推动1家以上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探索推进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与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平台对接,保障患者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大兴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业务内容与形式,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升级完善“健康大兴”APP,体现“智慧医疗”的便捷性。探索建立“一人一档一码”市民健康档案。推进“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推广医院管理信息化、患者管理数字化、智能数字化服务等智慧医疗新场景。以“互联网+家医”模式为切入点,深化家庭医生在线签约服务。

  ·推动数字医疗健康研发技术和产品创新。培育和引进企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疾病预测、医院管理、健康管理、辅助医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和产品落地。进一步壮大医疗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医疗设施、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数字诊疗设备产业。

  湖南省卫健委:推进“互联网+”远程医疗发展,全面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7月6日,湖南省卫健委印发《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明确2021年湖南省医改的年度重点任务,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内容。

  其中要求持续改善群众就医服务体验。应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深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积极拓展其在线心理咨询、线上用药指导、检查结果咨询、出院随访管理、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范围。推进“互联网+”远程医疗发展,以检查检验为重点,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促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14个市州全面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保障特殊群体就医需求,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面开通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就医绿色通道。优化预约诊疗,推广日间手术服务模式。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要在门诊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集预约诊疗、结果领取、医保缴费、病案借阅、投诉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

  7月8日,甘肃省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申报“老年护理需求评估中心”,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将在委网站公布具备评估能力的老年护理需求评估中心名单。各地可按照《甘肃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新型业态,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合乎条件的老年患者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