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需要,具有专业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掌握Java项目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软件测试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设计、编码、测试、销售、售后培训及维护、中小规模数据库的设计、网站设计及维护、移动网络站点平台软件开发应用、文档编写等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积极做出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的策略要求,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蓝本,以适应工业4.0环境下生产智能化对人才素质的复合化与高素质要求为基础,以建设满足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潮流的职业教育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基础,推进并创新了 “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个阶段、四种核心能力”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方向” :Web前端开发与软件项目开发两个培养方向;“三种核心能力”:前端开发能力、软件项目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四个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提升阶段、综合项目实战阶段、创新阶段,开展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本专业现有教师22名,其中专任教师11名,副高以上职称7名,讲师4名,“双师型”教师占比91%;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教师11名,占比47%,其中高级工程师5名。职称结构符合常理,师资力量雄厚。其中熟悉JavaWeb项目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应用以及软件测试,教学小组成员在合作的基础上明确分工和工作职责。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而且形成团队内部的沟通制度、教研制度、会议制度等管理机制。
本专业教学资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反向拆解重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围绕项目设计教学内容,保证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和完整度,支撑人才教育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依据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成立Java Web项目开发方向、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方向、web前端开发方向、软件测试方向教学小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按照学生选择的方向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教学,教学小组进行联合教学。本专业现转换企业线个,现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内网访问地址为另外本专业在线门,均已上线使用。在硬件资源方面,本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8个,校外实训基地8个,体验中心1个,创新创业工作室3个,众创空间平台1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软硬件教学条件可完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需求。
本专业主要是做企业软件设计、开发、测试、文档编写;Web前端开发、网站维护、移动互联APP推广;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系统运行维护;软件测试师等岗位。近三年就业率在96%以上;依据麦科思质量报告,本专业毕业一年后薪资为4250元;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以上;毕业生对专业满意度在90%以上,人才教育培训质量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本专业主要就业单位有华勤通讯西安研究所、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兴、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启佳通讯(昆山)有限公司、京东方集团、西安金讯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品卓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安达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立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专业近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构建学校和企业和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机制。经过团队不断努力,与汉达精密(大数据方向)、汉鼎、丘钛、华勤(测试方向)等10多个企业相继成为专业合作伙伴。另外校企双方通过教师企业锻炼、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等多种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真正的完成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共建立订单班8个,现代学徒制班2个。2018年软件技术专业“筑巢引凤,让专业插翅高飞+现代学徒制”项目获得IT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秀案例,连续三年获得昆山开发区校企合作二等奖和三等奖。与深圳市讯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获批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本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获批陕西省重点专业,2016年获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同年获批三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先后成立订单班8个,现代学徒制班2个,通过校企合作,创新了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保障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自截止目前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共1300余名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教育培训方案的建设、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优质教学资源的积累、师资队伍的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创建等方面都拥有非常良好的基础。本专业教学团队多次获批院级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学生参加“蓝桥杯”、“微软”创新杯、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167项奖项,其中国际赛三等奖2项,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2项,国赛三等奖14项,省赛一等奖27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79项。
本专业社团主要有智能创新社团、人工智能社团、大数据社团等,依托社团展开“传-帮-带”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在技能大赛方面的技能;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杜鑫,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现任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产品经理,该生大三下学期进入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经过系统的实习与培训之后,正式成为研发部的软件工程师,主要负责公司的核心产品网站群的研发,2015年担任开发部经理及产品经理,先后研发了融媒体管理系统互联网资产集控平台、网站群运维监控平台、基教云等产品,2018年公司正式成立大数据产品开发部,担任产品主管及大数据产品经理。在此期间,创业成立了西安秦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