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的科学化决策;企业管理信息化,可提升企业业务办事程序的合理性;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效果,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企业
,提供给企业一个很大的交流平台,使企业更快速、更准确的得到先进的经验和成果。
在企业生产中难免会遇到这一种的问题,客户在下单子的时候,会下上百个单子,有上百种品种,各种只需要几个,甚至只需要一个,这给公司制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并且这样的订单每天会接到几十上百个,那就麻烦了。首先速度慢,因为如果每天接到十几或上百个这样的单子,跟单员需要将这些单子一一发到企划部,然后再安排人员去生产,显然这样的速度不能够满足需求的。其次任务分配到个人之后,每个工作人员都要逐一的询问当前进度到哪里,下一步该怎样做,这样程序过于繁琐,并且还容易出错,当领导想知道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的如何、成绩怎么样、进度快慢、问题出在哪里、有没解决、订单的利润如何等,如果在一一去问,或者用excel来排版的话,这显然会很慢,难易应付,这样一些问题都可以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来解决,使全部的流程、制度、标准更细化。
企业在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没有一个好的技术,等于输在了起跑线年代初就开始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重视技术方面的支持,重视企业管理的自动化。但我国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远远未达到信息化的水平。以我国的机床为例,在1994年,我国出口的机床为43.37万台,外汇收入是3077万美元;在同年我国进口机床3262台,支出的外汇为1.1亿美元,出口的机床数是进口的132.96倍,外汇支出是收入的3.77倍,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我国出口的是普通的机床,数控的机床少,而进口的机床含金量高,价值高。所以说,技术是公司制作中重要的环节。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企业管理也进入了另一种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国有企业管理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发展的状态,中国企业管理经营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领域变的非常的狭小,面临着许多生死存亡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以国有企业管理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发展的状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着主导地位,很有大的权力,给“寻租”和“设租”一块肥沃的土壤,使得快速的在中国蔓延,中、小企业管理经营领域存在很大风险。
中国的中、小企业就像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对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近几年中、小企业的政治地位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势必会引起一些人的不安,他们将会阻止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处于没发育完全期,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企业的自身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弱。而从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要不断面临着全球优秀企业和国内同行的竞争,这样的情况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领域更加狭小,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