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息化的产业链条上包括铁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者、使用者和提供商。铁路信息化行业与上业有一定关联性,大多数表现在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为铁路信息化上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铁路信息化行业下游主要是铁路行业,包括国家铁路市场用户、厂矿企业铁路和地方铁路。下业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对行业产品的需求变化。
下面我们的角度来看行业发展历史,铁路信息化是在统一规定及有序组织下,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一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深入开发、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及信息系统,实现铁路市场经营、运输生产、社会服务、运行维护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现代化。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其重要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于铁路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中,改造这一传统产业,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率和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铁路的信息化已逐渐走向成熟。我国中国铁路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铁路信息化建设绝大多数都是小规模建设单项,部门级建设,采用的也多是初级应用,例如数据处理系统;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小规模单项部门逐渐发展扩大,开始采用中级应用;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建设了综合、企业级系统,应用也进一步深化,建设了包括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客票预定和发售系统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信息化行业的逐渐成熟,也带动了铁路的发展,铁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对铁路信息化的要求,形成良性循环,从下图我们大家可以看到,2013-2017年中国铁路营业、复线、电气化里程都呈逐年上涨趋势,2017年末,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32.2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3.0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中,复线%。
在铁路运输方面,要按照高标准,同步建设铁路信息化,扩大运输能力;客户服务方面,铁路信息化可以更加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运输安全方面,铁路信息化能大力提升铁路动态、静态检测水平,公安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也能提高处理纠纷的工作效率;管理体制方面,财务清算以及运输信息交换等不能离开铁路信息化,高效的工作也离不开铁路信息化。
政策对一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都很注重铁路行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并跟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给予完善和健全。下图是部分与铁路信息化发展的有关政策,这些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轨道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铁路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铁路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铁路信息化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铁路信息化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2023年全球航空涂料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美国为全球行业发展重要区域【组图】
2023年全球航空涂料行业供需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组图】
2023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需求现状2021年行业规模超50亿元【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