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专题专栏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信创的概念、发展历史、产业链、发展趋势
来源: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4-09-22 18:07:00

  近年来,“信创”、“国产替代”、“适配”等术语在IT界及多个行业中频繁出现,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要深入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各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们第一步需要探究“信创”这一概念。

  “信创”指的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其宗旨在于构建一个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和标准体系。这一产业致力于在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多个关键领域推动国产化替代,以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从而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主要依赖国际IT巨头的技术上的支持。从2008年开始,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科技公司因技术和成本考量,提出了“去IOE”运动,旨在减少对IBM、Oracle和EMC等国际厂商的依赖。

  2003年“棱镜门”事件的曝光,使政府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紧迫性,从而加大了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

  “信创”这一概念大约在2016年首次被提及,但其背后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却源远流长,与“863计划”、“973计划”以及2006年的“核高基”专项紧密相连,是我国IT产业持续升级和发展的长期战略。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加剧,以及中兴、华为等企业接连受到美国制裁的事件,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底层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为此,国家将信创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出了“2+8”发展体系,旨在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我们国家科技自主创新。“信创”刻不容缓!

  信创产业是一个跨足半导体、计算机、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其生态系统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四个核心部分构成。

  目前,信创产业链中最为脆弱的环节大多数表现在基础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据统计,2021年我国在CPU、操作系统和存储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率分别仅为0.6%、1.5%和6%。然而,随国家战略的推动和产业政策的支持,预计到2026年,这些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率将分别提升至3%、13%和8%,显示出我国在信创产业自主可控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2013年起,党政部门便以电子公文系统为切入点,开启了信创产业的试点工作。至今,市级以上党政机关的公文系统信创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党政部门的示范作用下,金融、电信、电力、交通等八大关键行业也纷纷加速推进自主可控的进程。其中,金融行业在信创推进上最为迅速,紧随党政部门的步伐,共同处于第一梯队。电信、交通、电力、石油、航空航天等行业紧随其后,构成第二梯队;而教育、医疗行业的信创渗透率相比来说较低,共同位于第三梯队。

  展望未来,信创产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其蒸蒸日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信创产业的壮大,各产业链环节都将涌现出强大的信创产品,助力我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信创产业将引领各行各业迈向数字化升级的新浪潮,全方面提升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水平,推动自主创新和数字化的经济的繁荣发展,共同铸就一个安全、自主、创新、数字化的辉煌时代。

  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在这样的领域,从基础硬件到应用软件,从信息安全到系统集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支撑。信创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应对一直在变化的市场和技术挑战。

  为了全面评估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工信部教考中心联合圆圈学院开展“信创人才考评证书”的培训工作,核心目标在于加速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为企业选拔和聘用合适的信创人才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信创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拥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投身于信创领域的学习不仅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明智投资,更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建议广大IT从业者积极拥抱信创产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个人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无论是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考取相关证书,还是深入研究最新的技术动态,都将有利于个人在信创产业中寻找自我的定位,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信创产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每一位投身其中的专业人才都将成为推动这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数字化的经济的辉煌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