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具有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方法的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深入学习习教育重要论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入脑入心,指导实践。
教育信息化要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习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当前的学生已经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善于接受新鲜信息技术服务,善于通过种种信息技术载体认知世界、汲取营养,因此,网络信息已成为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的因素,网络信息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我们要按照重要指示,努力营造清朗互联网空间,传播网络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入脑入心,树立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信息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要办人民满意、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提升了教育质量,正在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一方面,信息化实现了教育资源广覆盖,偏远山区的学生能够轻松的享受到优质课程资源,疫情期间涌现的各类教育云平台让老师和学生同频在线开展教与学,教育更加公平;另一方面,信息化实现了教学精准化,信息技术能全程跟踪教学过程,检视学生的短板弱项,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教育更加有质量。在充分的发挥教育信息化特长和优势,以高质量的服务回应人民关切的同时,也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明显问题:信息系统建设“小散乱”增加师生负担、过度信息化浪费教育投入、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均衡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确定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习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教育信息化也必将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系统规划处处长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