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发展史,在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维护人民健康过程中,疫苗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例如,人类战胜并最终消灭古老的天花疾病就与疫苗创新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国家健康战略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免疫预防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精确指出,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积极接种疫苗。
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到,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现阶段可预防的传染病达到15种,覆盖人群以0~6岁儿童为主。
与此同时,随着非免疫规划中不断出现新的大品种类疫苗,包括HPV九价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带状孢疹疫苗等,叠加我国公众对于疫苗认知加深、接种意愿提升,疫苗需求爆发,我国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在此背景下,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不少难题亟待解决。
一个宝宝在2周岁前,需要接种超15剂疫苗,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接种门诊。门诊大厅拥挤的人群和名目繁多的接种项目,何时接种疫苗、接种什么疫苗等问题常常困扰着家长们。与此同时,基层疫苗接种有可能会出现购进与领发不规范、接种操作不规范、疫苗收费缺乏有效监管等难题,导致疫苗接种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现阶段,疫苗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变革期,而链接供需两端的信息化平台,正在为基层疫苗接种面临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为此,河南省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余要勇,围绕基层疫苗接种信息化建设分享了先进经验。
余要勇为河南省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免疫规划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安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除了负责全市的免疫规划外,每周六都要到一至两个门诊进行专家门诊的义诊。通过近几年的工作,了解到门诊相关的一手资料,包括怎么样开展特殊健康状态人群疫苗接种、信息化预约、接种门诊科学化管理等。
“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必须要做好” 您所在的接种点有多少医生?服务人群范围如何?
余要勇:以文峰区银杏社区服务中心为例,预防接种门诊有6至7个工作人员,周六人多的时候增加到7至8人。其中3个人负责预检登记、健康咨询,3个人进行具体的接种工作,还有1至2人负责特殊健康状态人群疫苗接种解答、维持秩序的巡检,为群众提供服务、及时有效地发现不良反应等。
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人口大约为7.3万人,其中0岁至6岁的孩子大约9000多人。2022年,该中心预防接种各种疫苗8.9万剂次,其中免疫规划疫苗为1.5万剂次。疫苗接种率在全市比较靠前;非免疫规划疫苗最重要的包含新冠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HPV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种率非常高的。
余要勇:在疫苗科普方面,我们整合线)渠道,包括妈妈课堂、线上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
具体来看,线下渠道主要是“妈妈课堂”,或者叫“家长课堂”。该活动在安阳市各个预防接种门诊普遍开展,也是我们疾控机构重要考核的指标之一,通常一个月举办一次或两次,召集儿童家长参加,根据时间、季节特点给儿童家长普及疫苗接种科普知识。“妈妈课堂”的活动在安阳市已经坚持多年,是一条很好的经验。
线上科普渠道能够最终靠第三方开发的APP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相较于APP,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相对丰富,第一,大众可以将疑问发到公众号上,后台有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回复;第二,我们会把科普知识分享到公众号上,让大众学习、观看;第三,公众号还提供预约服务,包括一些疫苗的预购等。
第一种形式是依据省平台信息,将孩子下一次应该接种的疫苗填写到预防接种本上,然后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接种疫苗的种类。
第二种形式,例如到8月龄孩子应该接种麻腮风疫苗,虽然也预先写在预防接种证上了,但是还会有一些家长没有带孩子来门诊按时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会从省平台导出数据,由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家长。
第三种形式是通过APP自动弹出提示,提醒家长何时带孩子接种何种疫苗。另外个别门诊也采用公众号形式,因为公众号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信息,对比APP的形式可能更好一点。
在推广信息化方面,主要是省卫健委、省疾控在力推,开发了河南省统一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扫码接种、实名接种、疫苗实时出库等功能,都能通过该系统实现登记。具体的接种情况也能及时反馈到省、市疾控。
如果不加强信息化工作,面对这么大的接种量,肯定很难完成。对比我刚参加工作那会,都是手工填写报表,市疾控要想了解基层接种情况,最新的都是10天以前的数据。现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情况。
信息化平台不仅实现了便捷性,安全手段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原本的账号登陆,到增加了人脸登记,具体操作流程上,要想登陆这样的平台,需要先登陆河南健康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后,进行个人实名验证,扫描人脸后才能轻松的获得接种信息。
“集百家之所长,丰富信息化系统” 运用信息化平台前后给疫苗接种工作带来了哪些直观的变化?
余要勇:具体来看,有两大方面的变化:一个是规范性,规范性也包含了安全性。每个接种疫苗的孩子,既往打了什么疫苗,根据现在的情况应该打什么疫苗,通过信息化平台能够做大致的筛选。“三查七对一验证”也非常容易实现。
根据筛选结果,工作人能快速提出接种方案。对比之下,通过人工筛查有可能会出现不安全、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方面是便捷性。对比以前的接种册、接种本,需要家长一项项填写超十项信息,不仅荒度时间,疫苗批号、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还容易写错。为了方便群众,通过信息化手段,极大提高了便捷性。目前河南省统一实行疫苗接种实名认证,只需将身份证插入读码器,除呈现基础信息外,孩子既往已经接种的疫苗信息会自动显示,便于工作人员选择本次应该接种的疫苗,非常便捷。
余要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预防接种信息化方面,虽然在规范性和便捷性上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不管是省疾控建立的信息化平台,还是APP、微信公众号,受限于技术原因,有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例如上周六就出现了接种人群过多导致线上系统短时间崩溃的情况,接种工作也因此暂停。在工程师的紧急修护下,虽然半个小时后系统回到正常状态,但也给接种门诊和群众带来一些不便。
遇到系统崩溃的情况,社区接种门诊会有备选方案,让群众先将个人隐私信息按照原来的接种卡册填写好,由工作人员反复核对疫苗批号、身份证等信息后,再进行接种。等到系统恢复后,由工作人员将信息一条条录入系统,但这只针对特殊情况和特殊人群,比如以前新冠疫苗接种的时候出现过。正常的情况下还是等系统维护好后再进行接种工作。
另一方面,在APP、公众号上,智能化方面也需要提高。例如要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规划疫苗替代接种的时候,受限于算法算力等问题,APP和微信公众号无法针对性地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还需要靠人工反复筛选,通过了解、询问、谈话,提出接种方案。
您所在的接种点是否有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受众提升便利性或者接种意识的案例,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得和经验可以和同道分享下?
余要勇:门诊开展信息化做的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除了全省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是统一的外,不同的门诊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信息化。比如安阳市文峰区紫薇社区在公众号的应用上面,便捷性、方便性、全面性做的比较好。
因为微信公众号更方便群众使用,可以开展健康教育、一对一咨询、预约服务和预购疫苗等。未来,可以探索尝试将接入线上支付、在线AEFI监测等功能。总之我认为在信息化方面有两点是需要重视和提倡的。
第二,在信息化推动上,应该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一同推动、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群众预防接种的便利性,进而提高疫苗的接种质量、接种率,保护群众的健康,这是政府的职能范畴,也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必须要靠政府推动并调动单位、机构、公司等社会每个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信息化的推动,融合发展。
通过政府主导的形式,还可以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融合到一起,避免铁路警察各管一道,避免陷入信息孤岛。在此背景下,能够集百家之所长,把信息化系统做得更丰富、更全面。
《中国黄金年鉴2024》:2023年我国黄金市场对外依存度46.22%
金鹏航空将成全球首家运行C919的民营航司 国产大飞机全球订单已超1000架
《中国黄金年鉴2024》:2023年我国黄金市场对外依存度46.22%
中信建投回应网传高校学生视频:终止该学生研学,对有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
《中国黄金年鉴2024》:2023年我国黄金市场对外依存度46.22%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