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新开工项目若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将享受信用激励、工地差别化管理等多项奖励。通过智能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提升建筑业效率和质量。详细措施和应用案例逐一解读。
南京市产业办最近发布了《关于在我市建设工程中鼓励和引导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通知》和首批智能建造适宜技术目录,全面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自下月起,所有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新开工项目将能够享受一系列奖励政策,包括信用激励、工地差别化管理以及设计和施工发包管理等。
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新开工项目将根据项目评定结果,享受六项奖励措施。首先,方案设计方面,如果项目在施工图审查报审前编制专项设计方案并得分不低于60分,有关预制装配率控制性指标可不作强制要求。其次,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要求,将智能建造专项施工方案列为技术标评分内容。对政府投资项目,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一体化建造方式,实现全流程一体化管理。此外,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项目在商品房预售许可、信用激励及评优评奖方面也将获得优先待遇。
这次南京市推出的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激励政策,无疑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一次重大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比如在中国移动长三角科创中心的项目中,通过应用一套完整的成型钢筋骨架设计和安装技术,减少了70%的现场钢筋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而在信息化技术方面,金融城二期东区通过全生命周期BIM管理平台,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智能化管理。另外,扬子江智慧中心的无人驾驶智能塔吊,也展示了智能化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巨大潜力。因此,这次政策的出台,无论是对政府投资项目还是企业投资项目,都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可以帮助各类项目更快、更好地实现智能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