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组织建设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党的建设 > 组织建设
未来三年企业级云计算五大发展特征
来源: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4-03-10 12:46:29

  2015年至未来三年,中国的云计算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不使用云计算的场合会慢慢的少。未来企业级云计算在微观层面将趋于智能、敏捷、简化;在中观层面将强调可信可靠;在宏观层面将构筑大生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趋势和特征。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代表的云计算微观层面的应用将在未来三年大放异彩。受发达国家工业回流的影响,与“工业4.0”相对应的《中国制造2025》也将在2015年出台,将极大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企业级云计算将帮助用户提高业务的敏捷性。云服务提供商不仅要关注客户的IT需求,更要替客户去考虑他们的客户(end user)要说明,并且把对计算机显示终端的需求理解融入IT的重构中。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业务压力,有限的IT预算必须投向能够直接改善企业业务的应用领域。然而事实上,中国个人移动云服务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撒手锏”级企业移动应用还较少,这是企业对云服务热情不高的直接原因。

  再则,我们从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出发来考虑“敏捷”二字:一些机构采用云计算架构之后,发现IT系统的响应速度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变慢了;这也影响了企业采购云服务的积极性。因此云服务提供商必须与用户共同考察、规划新的IT架构,在技术上确保原有IT架构到云计算的平滑迁移、实现无缝对接。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的提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办公设备)已悄然成为了一种新的办公模式。无论企业愿意与否,廉价且配置较高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日趋成熟的应用系统,大量私人设备进入办公场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BYOD的兴起使得企业的IT环境越来越复杂,并且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安全基础架构、安全政策。

  面对海量数据的增长,传统的IT架构和数据处理方式无法有效地应对大数据环境。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分析等节点都需要适应大数据需求的方案,同时也要满足性能上的扩展。

  未来企业部署云计算,一定要能有效简化IT架构,并且帮企业降低大数据平台的复杂性,简化运维,提升资源活性和利用效率。能够做“减法”的云计算才是未来需要的云计算。

  长期困扰中国云计算用户和服务商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或许有另一种解决思路,那就是第三方的可信可靠认证和混合云架构。

  目前中国大部分用户对云计算的态度从“用不用”转变为“用谁的”,那么云服务认证体系的逐步健全将使用户更加信赖那些通过了“可信认证”的服务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给云服务“松绑”、摆脱长期困扰用户的安全魔咒,云服务尤其是公有云市场将实现发展的突破。2014年7月,由工信部指导,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数据中心联盟和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承办的“2014可信云服务大会”正式对外发布了***批通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云服务提供商名单并颁发证书。目前国内公有云发展还处于市场培育期,用户还未对公有云建立充分信任。这一认证无疑将让云服务变得更具有可信性,有利于国内云平台的规范和发展,亦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了因安全性而广为用户担心的公有云服务的可信赖度,将逐步消除用户使用云计算的安全担忧。在可信云服务的认证体系下,云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协议和运维管理的规范程度都将得到认证和评估,用户可根据评估认证结果择优选择云服务商,从而获得可信、安全、高质量的云服务。

  采用混合云架构也是未来企业级用户降低安全风险、同时节约IT支出的主要措施。将关乎自身利害的核心应用置于私有云,而将不那么敏感的数据和应用置于公有云;这将是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折中选择。

  中国已拥有非常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但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并不那么“默契”。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大型的IT企业都在努力打造大而全的自身链条,即使有企业间的合作,也往往是“弱弱联手、抱团取暖”,真正的“强强联合、共享江山”则少之又少、少到几乎看不见。中国云计算生态环境尚不成熟,目前的合作模式仍相对传统,服务商和渠道商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不足以满足用户对云计算的价值需求。传统模式的问题就在于:丙方协助乙方卖产品给甲方,这一过程中价格层层加码,服务价值却未能同步增值;***甲方因性价比超出承受能力而不买账,而乙方、丙方都没赚到钱,从事云服务业务多年还是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环境永远是变化的,只有这一点是不变的。而近两年中国商务环境的变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来的迅猛,完全颠覆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传统的单维链条生态体系正在解构,慢慢的变多的IT厂商开始快速转型,重新构建更为多元、更为开放的复合生态体系,将自身价值有机融入整个生态圈中,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差异化的价值体验。未来企业可能选择全新行业的合作伙伴、采用全新的合作模式,为用户创造价值。用年轻的心态、创新的理念、自身的调整去拥抱、去适应这些变化,在变革中生存、在变革中强大,这是未来行业***的必备素质,成为***时代变革者。(此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内部参考)

  姚珊珊:现任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博士后,高工。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平台软件(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系统管理软件、ITSM等)、云计算、大数据及政府、制造等行业IT应用。为多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与IT服务公司可以提供过市场战略、业务战略、IPO等咨询服务,包括微软、IBM、SAP、Oracle、用友、华胜天成、神州泰岳等大中型企业与上市公司。

  开源现象日益普遍,有赖于业内人士的智慧和努力。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开源本身的优势:能够轻易整合多种多样的开源解决方案。在业内,有了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者就能够将各种工具整合到API系统。许多企业都开始使用开源软件,人们再也不会说开源侵犯了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