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驱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硬科技”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引擎。尤其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加剧、全球供应链深度重塑的背景下,以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硬科技”产业,正成为中国高水平发展的关键。
为系统识别中国长期资金市场中最具成长韧性与技术上的含金量的“硬科技”企业,和讯财经研究院联合至顶智库推出《2025中国硬科技上市公司价值榜》。榜单聚焦中国A股与港股信息技术板块,通过系统评估企业在成长潜力、技术创新力、投资价值与ESG表现等多重维度的总实力,构建“中国硬科技力量版图”,以增强市场对中国核心科技资产的识别力。
本期发布的为主榜单下的首个子榜单增长潜力榜。榜单从A股与港股1326家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中遴选出前30高成长代表,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IT硬件等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呈现出中国“硬科技”企业在自主可控、系统性国产替代与全球化扩张等方向上冲劲最强、动能最足的新兴力量。
这些企业不仅在业绩扩张上表现出强劲爆发力,更在研发投入上展现极大决心,代表着中国硬科技赛道中的“未来新势力”与“产业新坐标”。
由和讯财经研究院、至顶智库联合打造的《2025年中国硬科技上市公司价值榜》首期子榜单增长潜力榜日前对外发布,入围的上市科技公司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从榜单的构成和上榜企业表现能够准确的看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技术追赶迈向生态引领。五大趋势交织演进,勾勒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引擎”:硬科技突破筑牢产业根基,高强度研发加速发展,场景迭代验证商业经济价值,安全与数据要素改革释放红利,集群协同构建生态韧性。
硬科技驱动下的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提速。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内企业通过关键设备、材料的自主研发,逐步构建本土供应链韧性,尤其在半导体制造环节,上市IT公司增长潜力榜Top30中多数是半导体领域企业,包括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封测企业等20余家,在促进国产替代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半导体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
从上千家中国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整体评分结果看,当前半导体产业呈现“设备先行突破、材料加速替代、制造跟进升级”的梯队发展格局,国产替代、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程加速推进。先进制程设备“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部分领域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升级,特别是半导体领域,技术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增长引擎。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Top30企业整体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平均数24%,研发投入平均增速24%,这些增长最快的中国硬科技企业将超过20%的营收投入技术攻坚,高强度研发驱动模式,不仅加速了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更催生了AI大模型、AI芯片、存算一体等创新性技术路线,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从应用跟随向原始创新升级。其中,尤以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最大。
无论是从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Top30上榜企业看,还是细致划分领域和代表性企业的具体实践表现,高强度研发驱动模式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逻辑,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引擎。
中国正通过“场景-技术-产业”联动的方式形成快速迭代闭环,推动IT产业从“追赶式发展”向“引领式创新”转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从上榜企业看,有多家企业通过场景驱动形成技术-应用双轮共进实现迅速增加。地平线机器人作为国内智能驾驶芯片及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通过与理想、长安、哪吒、比亚迪等合作,形成端到端闭环反馈,推动中国AI芯片在“芯片-算法-系统-车端部署”链条的自主迭代。类似这样的上榜企业还有乐鑫科技、瑞芯微、澜起科技等,分别深耕于IoT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及服务器基础器件等关键领域,在典型应用场景中实现稳定放量,清晰呈现出“场景驱动市场验证迭代突破”的技术成长路径。
在国产替代政策与AI市场双重驱动下,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入榜企业中,海天瑞声、麒麟信安、金山软件三家软件服务企业围绕数据要素价值释放,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成为中国数字化的经济快速地增长的代表。
海天瑞声凭借在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数据支撑模型定制服务场景应用”的全链条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体系。麒麟信安则从“安全可信”出发,打造以操作系统与信创云平台为核心的数据基础设施。金山软件依托其核心产品WPS办公套件,走出了一条“AI办公+数智化协作平台”的发展路径。
当前,中国硬科技公司还呈现显著的区域集群效应,以深圳、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为核心形成多个高集中产业带,集群效应下产业链协同,推动相关企业快速成长。例如深圳前海、北京亦庄、上海张江、杭州未来科技城等均将信息技术作为当地主导产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新一代技术,具备完整的创新要素配置,打造了“科学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应用场景+长期资金市场”高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本次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榜评选中,成长速度最快的30家上市公司超过一半分布在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1326家信息技术公司,CR10城市集中度达到66%,以“北上深”为中心的集群效应最为突出。
本榜单聚焦上市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核心增长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同比增长、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及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五大维度,综合采用异常值处理、缺失值填补、标准化转换、分位层级评分及加权打分等数据科学方法,确保评分体系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结合聚类分析,对不同发展特征公司进行了分组识别,进一步揭示技术路径、资本结构、商业模式背后的共性与差异。
关于和讯财经研究院背靠中国长期资金市场最权威的研究机构SEEC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联办集团,依托28年历史的互联网财经服务者-和讯网,聚集200+财经领域顶级专业学者、100+百万粉丝意见领袖、50+经济政策智囊,研究领域聚焦在商业和金融相关产业政策与环境、模式创新、前沿技术发展等领域,研究输出高端圈层活动、专业榜单内容、深度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行业研究、市场研究和消费研究等。
至顶智库(ZD lnsights)重点研究方向是数字化的经济趋势下的算力新生态、转型新场景、企业新工具。智库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算力芯片等前沿科技领域。已推出产业图谱、产业报告、行业榜单、公司研究、会议观察等多项研究成果。曾于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发布《2023年全球生成式AI产业图谱》及《2023年全球生成式AI产业研究报告》,与人民网联合发布《开启智能新时代-2024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与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联合发布《2024年全球AIGC产业全景报告》等研究成果。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创新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 追觅重构世界智能生活
“A+H”上市风潮驱动港股强劲复苏 上半年港股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5倍
蓉港联手一体 激发体育活力——“全球联动·产业互动”体育产业国际沙龙在港举行
“个别车企销售诋毁歪曲,大可不必”!雷军时隔3个月再直播,回应一切!“YU7车主,平均33岁,女性占比30%,超一半用苹果手机”
特朗普:美越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所有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至少20%关税,并对美“完全开放市场”
“反内卷”落地!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光伏50ETF(159864)收涨超2.7%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见王毅;特朗普称美越达成贸易协议;“小非农”爆冷!标普指数创新高;此公司冲刺IPO,创始人是清华女学霸丨每经早参